2022 年“五一”小長假旅游消費時機與疫情防控升級的關鍵時刻重合,全國A 級旅游景區共有61.3%正常開放,但疊加較嚴格的限流措施,旅游市場整體遇冷。在非必要不出省的倡議下,周邊短途游仍為主要選擇,游客的出行半徑呈現進一步收縮的態勢。分地區看,成渝、珠三角及中西部疫情防控形勢較為穩定的省份出行較活躍。未來隨疫情形勢企穩回暖,行業較顯著的反彈能力有望體現,建議積極配置文旅龍頭企業,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。
核心內容:
多地限流抑制出行選擇,“五一”假期恢復情況走低。據文旅部測算,假期五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.6 億人次,同比減少30.2%,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66.8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6.8 億元,同比減少42.9%,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44.0%。同比情況下滑明顯,主要系假期防疫措施較嚴格,多地限制出游且多處景點采取限流措施,如北京關閉環球影城、暫停堂食服務、開放的旅游景區限流50%等;而部分低風險區如深圳、泉州也采取景區限流75%的措施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供需兩端。
優惠活動助力撬動市場,本地及周邊游仍為主要選擇。廣東省、海南省、浙江省、重慶市、張家界市等多地積極推出文旅消費刺激措施,主要形式為發放消費券,推出半價游、免票游等,且受眾以本地、省內游客為主。據攜程旅行數據,“五一”假期的本地游訂單占比達40%,較2020、2021 年同期均高出超10pct,本地游訂單占比的增加顯示出疫情之下游客出游半徑的進一步收縮,但同時反映了近郊休閑旅游需求的繼續提升。
露營產品熱度逆勢增長,推動旅游市場風向轉變。驢媽媽旅游數據顯示,“五一”假期平臺預訂露營產品的游客人次同比增長70%,且多地露營營地和野奢酒店結合自身特色推出“露營+”項目。此外,攜程數據顯示,有“露營”標簽的相關酒店、民宿訂單量較清明假期增長153%。露營概念近年來熱度明顯興起,長期來看有望發展成出行的常選項目,帶來的旅游市場延申思考有三:1)露營類于民宿的衍生賽道,疫下長途游限制為短期增長外驅,個性化度假休閑需求為長期增長內因;2)火爆旅游產品的高熱度具備輻射效應帶動目的地整體流量;3)利于促進傳統景區、酒店推陳出新,精細化打磨和提升文化旅游產品的層次與深度。
投資建議:
“五一”期間,疫情穩定地區積極推出門票減免及各項優惠措施刺激文旅消費,波動地區則以景區限流開放或暫停旅游活動措施為主。疫情于小長假旅游的沖擊來自直接與間接兩方面,較多地區防疫政策升級帶來的出行阻礙為有形代價,而對于活動隨時叫停及隨地隔離等不確定性的擔憂為無形成本,二者疊加影響了出游者意愿及信心。目前國內疫情仍呈地域化此消彼長的波動態勢,未來旅游恢復情況需繼續跟蹤疫情及防疫政策變化,考慮到短途游需求旺盛、供給方積極推出消費優惠撬動市場、以及露營等新產品不斷興起,文旅行業恢復彈性可期,我們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。繼續推薦免稅龍頭企業,推薦處于文旅恢復中的酒店、景區、旅游服務優質標的,推薦冰雪旅游利好標的及快樂生活服務標的。
評級主要面臨的風險提示:
新冠病毒疫情反復,行業復蘇不及預期、政策落地及執行不及預期。